剧本杀店店主南宫在一场剧本杀中演绎“孙悟空”角色与玩家互动。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罗亦丹 摄
“同样的剧本,店家演绎方式的不同,带本主持人的不同,往往也会带来完全不同的体验。”卢星表示,“比如一些业务不是很熟练的主持人只能拿着稿子念台词,这对于一些不以剧情为主的推理类剧本影响不大,但对于演艺类剧本则直接关乎玩家的体验。”
峤然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现在剧本杀的玩家很注重娱乐性质,前几年八小时硬核很多,但今年很多玩家或店家往往4、5个小时就觉得很累了,“太长的剧本杀对玩家没有吸引力,对店家也没有翻台率影响销量,而且不同玩家对剧本的反响也不同,例如写一个硬核还原类剧本,如果没有人物手本、人物小传一些玩家就不适应,不具备市场性,很多发行就不愿意做,作者也不愿意写。”
在南宫看来,近年来推理、情感类型的剧本杀也在逐渐融合,“现在很多硬核剧本也都增加了演绎的环节,而情感本的演绎在减少,不同类型的剧本杀也在逐步融合,取长补短。”
岗位:
监制宣发补足产业链 优秀主持人难求
鸭梨身着蓝色旗袍和墨绿色的披肩,拄着一副拐杖,以苍老的口音对另一角色缓缓说道,“老爷,这些年我一直盼着您回来。”话音刚落,一行泪水从她的眼角流下。
这是贝壳财经记者体验的一场名为《红豆》的情感类剧本中的剧情。身为一名专职主持人,这样的剧情演绎鸭梨最近每天都要重复一遍。她告诉贝壳财经记者,自己的实际性格与剧本杀中所扮演的角色“完全不一样”,但为了演绎好剧本,她必须让自己完全模仿民国时期大家闺秀的做派,甚至在主持剧本杀时必须全程挺直腰背端坐在椅子的三分之一处,“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很累”。
2月17日,DM鸭梨在情感类剧本《红豆》中使用道具推进剧本情节。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罗亦丹 摄
南宫告诉记者,鸭梨是她手下两位能够带《红豆》的主力主持人之一,“我要求主持人一定要脱稿带本,这对人员素质的要求很高。”
贝壳财经记者在招聘网站以“剧本杀”为关键词搜索发现,“剧本杀DM”是剧本杀行业需求量最高的职位,北京地区的工资在5000元至8000元/月,而天津地区的工资则在3000元至6000元/月。
据南宫介绍,根据店铺不同主持人的收入方式也不同,一般是底薪+提成,最后中位数收入能够达到每月6000元,这与同等门槛的其他工作相比已经是中等靠上的薪资水平。她向记者坦言,目前主持人非常不好招,“因为你必须要熟悉剧本杀的每一个环节,有一定演技,还要有掌控剧本杀节奏的能力,如果有更多合格的主持人,我的店铺每天也能开更多场剧本杀,盈利更多。”
在成为专职剧本杀主持人之前,鸭梨当过婚礼策划、幼儿园老师,还和朋友合伙开过小酒馆,但直到接触剧本后,她才发现自己找到了热爱的职业,即便她一周六天都要高强度演出8个小时,“当我对演绎剧本杀的角色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玩家回馈很好,觉得我有认真对待剧本时,我就觉得努力得到了回馈,剧本杀让我找到了安全感。”
“除了主持人,剧本杀行业还分化出了监制、宣发等多个岗位。”卢星对记者表示,“其中作者在写剧本杀时,需要监制团队对剧本杀进行测评,修改,使其更符合市场潮流,监制团队往往还需要美术设计以及剧本测评人员。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越来越多的玩家习惯通过小红书等平台寻找中意的剧本,一些在小红书上发布测评的人成为了宣发人士。”
峤然告诉记者,在剧本杀行业发展初期,对剧本的宣传都由发行来做,而现在往往有明确的宣发人员来从事“凑车”、找人写测评、剧本前期造势等工作,“宣发手下一般有不少通过普通渠道难以触及的三四线城市‘宝藏店家’,他们会帮忙在展会上对剧本进行推介,而发行的工作更多的是跟作者和监制对接。”
贝壳财经记者观察发现,目前不少知名IP都开放了面向剧本杀的授权,如三体、王者荣耀、流浪地球等。但峤然表示,由于知名IP的价格昂贵,往往在数十万元,而城限剧本杀的卖价一般在一两千元,这将导致前几百套剧本杀的销售完全为IP打工,因此这类授权的盈利模式还需要探索。
监管:
色情与“贴脸暴力”遭自发抵制 好剧本依然稀缺
剧本杀行业自2018年左右开始走红,线下店铺也在2019年呈井喷式爆发,在经历了早期的野蛮生长后,关于剧本杀行业的各项监管规定也在最近两年出台。
2022年6月27日,文化和旅游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管理的通知》,首次在全国范围将剧本娱乐经营场所新业态纳入监管,实行备案管理。此后,上海、成都等国内多个城市出台了针对剧本杀行业的管理规定,今年1月30日,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将研究出台密室剧本杀等新型文化业态内容管理规定。
孙磊表示,相关规定对他所在的剧本杀店的主要影响是对消防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不允许民房和地下一层从事剧本杀”,此外文化审核趋严,要求所有上线剧本备案,但对他来说最重要的影响是不允许未成年人进入。“我的剧本杀店未成年客人占60%以上,规定施行后剧本杀店和网吧统一管理,这意味着未成年人完全不能玩剧本杀了,这对我影响很大。”
此外,由于此前某些剧本杀作品中出现过色情、暴力等因素,市场上一直有对剧本杀内容进行审核监管的声音。卢星告诉记者,据他的观察,许多地方的剧本杀内容审核在落地过程中存在难点,“一个剧本杀往往有五六个甚至更多的玩家角色,每个角色的剧本加上DM带本手册,以及繁琐的证物卡等等,要完全审核过一个剧本需要费很多精力和时间,而且作为新兴行业,对剧本杀的审核标准也有待商榷。”
多个采访对象对记者表示,如果剧本杀圈内出现了某个情节过于出格的剧本,从业者往往也会共同自发抵制。
“剧本圈内近几年的自我改观包括存在‘贴脸暴力’,比如能造成人生理不适的搜证环节,以及突然吓唬、追逐的环节少了很多,一些恐怖类剧本更多是靠文本以及细思极恐来营造恐怖氛围。”峤然告诉贝壳财经记者。
南宫表示,由于剧本杀发行环节的逐步正规化,业内会自发抵制涉黄剧本,给玩家营造一个绿色健康的环境。
“小说可以有一个主视角,但剧本杀中每个角色都必须是主角,如何平衡玩家之间的关系很考验作者的功力。”在南宫看来,目前好的剧本杀作品依然非常稀缺。与南宫共同经营剧本杀店的另一位店长老贾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他曾经找过知名编剧撰写剧本杀作品,但对方表示剧本杀作品的撰写和小说、电影、电视剧都不一样,剧本杀角色中必须全部都是主角,这在写作上难度很大,但如果不这样写又会导致出现边缘角色,从而影响玩家体验。
峤然告诉记者,剧本杀行业的竞争态势总体上越来越激烈,即便在2022年,剧本杀作品依然在“求生式”内卷,只有做出比别人更多的东西,才会吸引到更多玩家。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除了剧本杀行业本身,越来越多的其他行业也在尝试与剧本杀进行结合,如南方某旅游景区的运营策划人员曾咨询记者结合景区内的历史文化,撰写剧本杀,构建沉浸式演绎服务的可能性。不少密室也将场景升级,雇佣更多非玩家人员打造“沉浸式演绎”,这实际上就是借鉴了情感演绎类剧本杀的游戏流程。
“相比前两年,剧本杀行业在2023年无疑将迎来回暖,除此之外,更多的行业也都在尝试做与剧本杀的结合。目前,剧本杀行业已经逐渐从野蛮生长阶段沉淀出了自己独特的行规,这对于一个几乎‘零门槛’发展起来的行业来说颇为不易,希望未来剧本杀能够在定价、版权保护等方面更加正规化,玩家能够玩到更多优质的剧本。”卢星说。
编辑 : 严静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