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满足患者就医需求,医院门诊每天安排600多名名医专家坐诊,对一些疑难病例,临床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医院组织专家团队会诊,切实缓解患者找名医看病难问题。
开设外地患者窗口,满足患者就医需求
据统计,医院2021年门急诊610多万人次中,外地患者占三成以上,实行无假日门诊以来,节假日门诊外地患者几乎占四成,年轻的白领、中小学生假日门诊就诊也居多。本着全心全意服务患者的理念,为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医院在门诊一楼总服务台开设外地患者服务处,开辟绿色通道,协助外地患者解决就诊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外地患者挂不到号、功能检查当天做不到等问题,医院门诊部与各科室积极协调配合,与医技科室合作,尽量安排外地患者检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一站式完成整个诊疗过程,免去外地患者看一次病有时需要反复异地往返的困扰,确保他们当日能够挂上号、看上病,最大限度落实“让患者少跑路”。中药窗口开设外地患者窗口,一方面提前帮助取药,同时提供外地患者中药免费快递。
由于疫情防控要求,对外地复诊患者,医院建议可以通过“云门诊”就诊。医院组织34个科室、350余名各级专家,在“云门诊”线上为广大患者服务,同时考虑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进行线上诊疗的困难,还开设了“名医在线夜(云)门诊”,大大方便了外地患者就医需求。
多项举措,缩短外地患者“取药”时间
说起江苏省中医院中药饮片质量,已经在省中医院连续服用膏方十年的王阿姨竖起大拇指,“省中医院的道地药材质量就是不一样”。道地药材,中药之精髓,是古人几千年来经验的总结,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常说,中医要用道地药材。临床验证表明,药材一旦改变了环境,药效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药材好,药才好,好医一定要有好药。为了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江苏省中医院早在2015年在贵州建立了道地药材种植基地,从中药材选种、产地环境、土壤、种植、采收、加工炮制等各个环节严格把控质量,目前医院在全国范围内自建与合作道地药材种植基地30多万亩,遍及贵州、安徽、甘肃、宁夏等24个省份,150多个品种。平均门诊2万多人次。
怎样缩短患者取药时间?医院药学部出台系列服务举措:1、完善门诊中药房智能叫号系统,优化取药流程。取药患者叫号机报到后,打印的取药凭条清楚显示取药窗口、排队号、当前此窗口的排队人数、患者一共几份中药处方等内容;系统根据候药实时人数,人均待配方的数量科学合理分配患者取药楼层与窗口,保持候药人数各楼层动态平衡;同时窗口屏幕显示待配药、配药中、待取药等候药信息,药师配好后点击呼叫,通知病人取药。2、扩大代煎、快递中药服务体量,增加线上办理功能。增加代煎班次和煎药人员,扩大快递送药服务范围;患者可直接由就诊医生在开具处方时,选择点击办理代煎,实现初级分流;此外医院还将代煎与快递业务的线上办理二维码添加于导诊单上,患者在取药前的任意时间点扫码,即可线上办理代煎与快递业务,回家等药即可。3、70岁以上老年人,现役军人、残疾人等社会优待人群,可以优先取药;4、对于外地患者,14服以上中药可免费快递,另外若在取药高峰时段,可以免费快递送药到家。通过不断优化服务,患者的取药时间进一步缩短,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
医院副院长吴文忠教授说,落实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举措,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的就医需求是我们工作的目标任务,门诊作为医院的主要服务窗口,体现了医院的发展高度,我们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切实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完善服务设施,注重点滴细节,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模式,切实发挥“人民中医为人民”的作用,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安全、高效就医服务。
通讯员 冯瑶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彦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邱妙泉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