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7月17日是“世界表情包日”,作为一个网络节日,创立于2014年。这些年来,表情包已是现代人社交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天都在用表情包的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它正在“占领”我们的日常社交方式?
表情包是在社交软件或社交网站兴起后形成的一种流行网络文化,通常以时下流行的名人、语录、漫画、影视截图为素材,配上一系列相匹配的文字,用以表达特定的情感。卡通人物、影视人物或者是单纯的潮流用语都可以成为一个表情包,“万物皆可表情包”。
看似小小的表情包,网络表情的流行程度不容小觑,大部分年轻人的手机里、社交软件中都会保存大量的表情包,网上下载的、随手存的、自制的,微信以往自定义表情300的上限完全不够发挥,往往是删了存、存了删,网上群聊经常就是一场表情包斗图大会。为什么年轻人如此热衷于使用和生产表情包?难道,没有表情包就不能好好聊天了吗?
从心理和传播规律来看,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中,人们无法面对面地交流,仅通过文字其实有时候不能传递准确的情绪,表情包的出现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空缺,且多数表情包自带气氛调节功能,能够拉近聊天双方的距离。作为一种符号化的情绪表达,与单纯的文字交流相比,从一个表情包中,交流双方就能够接收到图像、文字、情绪的三层意义。表情符号还更能够有效补充聊天内容,引发更多联想。此外,工作的压力、社会生活的紧迫感,让社交媒体成了不少网民纾解压力的地方,在表情包的世界,或逗趣或时尚的表情,也提供给网友一个情绪的宣泄口。表情包的流传过程,是每一个网络用户都能触及到的,参与表情包转发、互动、讨论的这一系列流程,其实对于网友来说就是一个社交化的过程,如果自制表情包并成功输出,某种意义上,也赋予了更多网友话语权。
但在表情包广泛使用背后,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意识到和重视起来。首先,同一套表情符号,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或者不同的语境下,会产生歧义,这也提醒我们在不同的社交和语言环境下要认识到不同的表情包含义,避免“表错情”,即产生信息的误解。
其次,使用表情包要防止侵犯肖像权的问题,曾经有不少影视人物或者公众人物被制作成表情包,有些“二次创作”甚至带有侮辱性,会给当事人造成困扰。由于表情包传播广泛但网络源头难寻,在大家传播使用中如何维护肖像权更需要考虑到。还有不少表情包对有版权的商品、影视作品进行肆意修改和商用,侵权行为也难以界定和追责。最后,部分表情包还存在过度娱乐化的问题,对于严肃事件、严肃问题,不尊重或者是不够严肃的表情包要慎用。要防止出现这些问题,不仅需要表情包的制作者、使用者自觉维护清朗的网络环境,相关部门也需要对恶意制作传播不良表情包的现象进行监管处理。
既然我们的社交空间正在被表情包越来越多“占领”,那我们也有责任来维护好健康的表情包文化,你说对吗?
评论员 徐悦
主持人 薛蓓
校对 王菲
编辑 : 薛蓓
更多内容请打开紫牛新闻, 或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