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发布文章,仅支持15分钟预览

无锡: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学生心田

{{sourceReset(detailData.source)}}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紫牛新闻

{{item.reporter_name}}

{{item.tag}}

+ 关注

“习爷爷说,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不断增强对祖国、民族、文化的认同,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根心灵深处。”在无锡崇宁路小学内的这棵百年石榴树下,该校三(7)班朝鲜族金佳赟同学发出了上述倡议。这里正在举行无锡市梁溪区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学校”授牌仪式。

石榴树也叫“同心树”,它寓意各民族同胞“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一百年以来,这棵树润物无声地引导学校的孩子们在心中根植民族团结的种子,让民族团结的花朵在这里绽放,让民族团结的情怀在这里扎根。10月29日,无锡市梁溪区委统战部、区教育局对无锡市侨谊实验中学、古运河实验小学、崇宁路实验小学、通德桥实验学校、英禾双语学校和五爱小学这6所学校授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学校”称号。

走在校园里,每到一处都能看到学校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的匠心独具。百年石榴树、泥趣工坊、“榴园“发布厅等,讲民族团结故事、做民族团结题材泥塑,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让学生们在校园感受和了解中国56个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在幼小的心灵上种下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学校负责人说。

教师做领唱者,同心凝聚千钧力

不仅仅是崇宁路小学,无锡市梁溪区各中小学在梁溪区委统战部的关心指导下,涌现出了更多以青少年为重点、以课堂为主阵地,培养孩子们民族自豪感、培育孩子们民族团结情怀的校园活动。

在无锡通德桥实验小学举行的“红红石榴籽 浓浓团结情”主题班会展示活动上,学校德育处的江吕颖老师带着亲切的笑容和在座的队员们开启了一段奇妙的旅程。江老师以新疆援鄂医疗队的医务工作者在方舱医院的新疆舞入手,从“民族一家亲”的话题,用贴近学生生活的语言和事例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的真正含义。曾在青海循化支教一年的华锦余老师深情地讲述了在循化难忘的支教经历。华老师用生动真实的事例鼓励同学们要为民族团结贡献自己的“石榴籽”力量。

2021年六一期间,无锡市侨谊中学初中部与新疆、青海对口结对学校开展了“同一片蓝天 同一个六一——我与新疆少先队员同上一节团课 ”的主题少先队活动。活动现场连线两地少先队员,分别展示各自亲手绘制的优秀文化传统明信片,诸如无锡特产小笼包、鼋头渚长春桥樱花、清名桥古运河,以及新疆柯尔克孜族的毡帽、乐器和宝马,两地队员们分别用汉语和柯尔克孜语言展示“我爱共青团 六一节快乐”的书法。现场和谐氛围浓厚,学生们心中的民族团结石榴籽情怀进一步加深。

学生做合唱者,同声相和民族情

民族团结化春雨,滋润童心细无声。这一粒粒种子已然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无锡通德桥小学五(1)班的袁率说:“我有一个结对的好朋友,他是新疆阿合奇县团结小学的一位哈萨克族学生,虽然我们远隔千里,但我们每周都在云课堂上一同上课、写信交流,虽然我们民族不同、地域不同,但我们都是新时代的好少年,心永远连在一起。”

无锡市侨谊中学回族学生张镡月说:“ 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学生,我已经很快融入班级和学校的大家庭,今年还参加了‘我为少数民族代言’APP试装主题德育活动,在每周升旗仪式上,我们手拿各自的少数民族代言形象照片,结合民族服饰对56个民族人文知识、生活风俗等进行介绍,丰富多彩的民族主题活动让我留下难忘的回忆。”

满族学生伊溥源目前也在无锡市侨谊中学就读,他说:“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学生,感受到社会、学校和同学的关爱,已经很好地融入无锡这座城市。”

小手拉大手,家校社共唱民族团结歌

课堂是学习的平台,课程是落实的载体。孩子们除了在学校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外,还将民族团结情怀带回了家庭。

梁溪区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发挥引导家庭、带动社区活动,与父母共同制作“民族一家亲“小报,与父母阅读赏析有关少数民族风土人情的读物和影片,把少数民族同学邀请到家里做客,在父母帮助下挑选适合的书籍帮助少数民族筹建图书馆等,在全社会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无锡市梁溪区教育局局长潘鹰表示,他们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民族团结石榴籽情怀”为主题,稳步推进“六个一”项目:上好开学第一课;开展一次主题班会;开展一次民族团结捐书活动;同上一节民族团结智慧双师课;形成一批学习成果;每周一次和新疆阿合奇小学开展的“援疆课堂”。除此之外,通过开展“循化捐书”“民族课堂”“青海支教”等系列活动,充分激发少年儿童的民族团结意识,增进各民族青少年学生和儿童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在学生心间播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在梁溪区生动谱写石榴花开一家亲的美好图景。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季娜娜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郭凤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name : dynamicData.event_info.title_short}} {{dynamicData.sub_info ? dynamicData.sub_info.subject_desc : dynamicData.event_info.brief}}
{{dynamicData.sub_info ? '+ 关注' : '+ 追踪'}}
文章未发布,请后台刷新重置预览